网帖中称,如今小学生的名字有不少雷同,且很多都富有“偶像剧”色彩。在孩子的姓名里,“子轩”“梓涵”“若馨”等成为高频字。有的一个班里就有5个“轩”,3个“涵”,有网友戏称,老师会不会有种给言情小说主角点名的感觉。
理论上说,姓名只是一个人的代号。只要不公序良俗或者给生活带来困扰,符合顺口好记易写等基本的标准,任何汉字都可以使用。不过在现实中,孩子的姓名都承载着家长的期待和祝愿,也体现了家长的文化思考。因此,在更广的范围内,姓名必然会反映某方面的时代特征,乃至形成一种普遍的定势。
在之前的传统观念里,孩子的名字往往追求与所谓“”互补。而在某一个年龄段中,名叫“建国”“爱华”“援朝”“建军”的人会特别多。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前后,出现过很多名叫“大桥”“铁桥”的武汉人……以上种种,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言情小说、偶像剧,以及之后的网络小说为代表性载体的流行文化逐渐风行。这些作品中,宇轩、诗涵、欣怡等人物姓名,诉之于内在含义,更加追求字眼本身的文雅和美感,在一片“伟”“丽”“红”中,自然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当深受这种文化影响的一代为人父母后,给下一代起名时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
当然,起名之事纯属各个家庭的“内政”。不过,这种现象本身及其他所引发的调侃,却足以说明,尽管在字眼上显得更为“讲究”和“洋气”,但引发这一风潮的毕竟只是浅层次的流行文化。它虽然具备很强的浸润能力,也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审美启蒙的作用,但却存在内涵欠缺等问题。
在这种文化引发的跟风效应下,就出现了一个悖论:家长在起名时的初衷是追求个性化特征,摆脱过去的“俗套”,并尽力展现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但因为影响他们思想情趣的来源相对单一,加上这种文化本身也流于浅薄,群起效仿后就不免形成了新的俗套。
无论起什么样的名字,本不存在什么之辩,也不涉及所谓“土洋”或者“优劣”。不过,多到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去浸润浸润,一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二来用一个既响亮好听又不落俗套的名字作为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倒是两桩美事。
手纹乱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