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斌十年后,李彦宏坐在专车上眺望远方之时,可能会想起他在2017年百度世界大会上说的话,感怀人类无人驾驶时代的。AI时代浪潮下,谁能否认现在不是未来生活的发端?在现代工业社会,
12日零时的钟声敲响,这意味着2017年的双11促销已经收官。与此同时,各电商平台的交易额迅速出现在的重要,一轮新的较量由此拉开了序幕。经历了多个双11促销后,很多消费者已经变得有
我一般不想被电视剧,所以今晚把《少帅》全集看完了(想获得全集视频的请关注底部微信平台回复:少帅),总体来说,我认为虚拟的成份比较大,为什么?因为阅读了太多关于张学良的文章,总体网友的评价是:
,是为不忠。不为父报仇,是为不孝,抛下东北三省百姓,是为不仁不义。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功过自在。
除了主人公养成模式的细节之外,总体评价似乎与历史书差别不大,以高大全为主。而真实的张学良,是怎样一个人呢?
在历史书里,张学良主要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东北易帜,完成国家形式上的统一;一次是西安事变,被认为推动了全民族一致抗战。这里面,他都以力挽狂澜的角色出现,历史对他的评价非常正面,民族,千古功臣,东北之子,等等。
就连教科书上他的形象,也是一身戎装,英俊异常,还曾入选某个版本的“F4”。不过,在最近流出的一段外国人拍的视频中,张学良有非常不一样的形象,身形矮小,眼神犹疑,语无伦次,一张嘴,矮马,活脱潘长江。
有一位文章作者李先生说:在他大学时一次坐火车,当时在翻一本张学良的自传,旁边一个知识模样的人以为李先生对张学良感兴趣,就攀谈起来。这位先生祖辈是东北人,他跟李先生讲了上辈人眼中的这位东北王,总之评价非常不好,有些词用得也比较狠,李先生说不好意思引用。
随后阅读了更多的史料和,更感觉历史真是可以随意打扮的小姑娘,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可以因站的视角不同而大相径庭。
首先在为人上,张学良可谓标准的渣男。有有朋友开玩笑,说让出过轨的文章来演张学良,倒也般配。但是要论人品,文章那点事跟少帅比,还真算不了什么。张学良好色吸毒、无情、滥杀,这都是于史有据的。他年轻时欺男霸女,强掠女子不分亲疏长幼,甚至连亲戚、下属的妻子也不放过。对此在他晚年也是承认的,甚至对此津津乐道。
少帅最著名的一段艳事,是在东北危亡之际,还在北平陪影星胡蝶跳舞,被一个叫马君武的老写诗痛骂:
这首诗当时影响很大,坐实了张学良风流不抵抗的名声,所以张学道晚年还很在意,多次解释这事儿,说与事实严重不符。实际上,这事的细节,马君武也是听说的,所以难免有不准确之处,但在总体评价上,倒也不亏。如果说委屈,也是躺枪的朱五、胡蝶,老张并不。
张学良是军阀二代,一生下来就是衙内。他的上一代老军阀,虽然出身草莽,刀头舔血,但是好歹经过人情冷暖,懂得朴素的江湖规矩。少数像吴佩孚这样的,还正统,以儒帅自居。当张学良一开始是没有的,孔孟之道、江湖规矩都不讲,有一段还,要学习主义。人最怕很大却毫无,什么都不信,什么都敢干,那就为害更大了。
在军国大事上,张学良又有哪些作为,该如何评价呢?张少帅自己说,他的人生36岁就结束了,在他到被的几年中,他被内战和外寇推向了历史的风口浪尖,在关键的时候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也把自己一步步推向千古罪人。
所谓东北易帜,是在阎冯桂与蒋介石中原大战大局已定时,张学良选择了站在胜者一边,然后选择改旗易帜,名义上服从中央,这当然有助于国家统一,总体上算做了一件好事。但这种统一是表面的、脆弱的,背后仍是军阀混战、力大者胜的逻辑。而且,少帅也因此得到了副总司令的崇高头衔,得以在北平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随后就是对国家和张本人都很关键的九·一八,关于数十万东北军为何轻易缴械,任由几万日军三个月内占据全东北,历来都把责任推给蒋介石和南京的不抵抗政策。而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表明,不抵抗是张学良的自主决定,所谓不抵抗的“十二道金牌”子虚乌有。其实即便有这样的命令,他也完全可以不听的。
张学良晚年公开承认这一事实,并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对形势判断失误,认为日军不会全面占领中国。这或许是真的,但张学良作为全队副总司令和东北实际上的最高者,对日本在东北的图谋缺乏觉察,毫无,战端已开又一味避让,把东三省拱手让给侵略者,不仅让东北人民承受了14年的之苦,也助长了日军短期内吞灭中国的野心。
与其形成对比的是,张学良严令东北军主力撤出后,东北的马占山将军,仅带领、保安团日军,抵抗十几年,终于苦战到收复河山。连后来的大汪精卫,也曾以最高的身份到北平督促张学良抗日,面对中央的严令督促,他却有令不行了,当场把汪精卫顶了回去,不仅不准备打仗,还要中央“补偿东北军的损失”,狮子大开口要军饷。把汪精卫气得挂冠辞职,远走法国。在抗日上,张学良消极避战又毫无准备,置国恨家仇于不顾,可谓不忠不孝。所以他晚年自称罪人,也算有自知之明。
张学良100多岁的人生辉煌,集中在西安事变。关于这一历史事件,近年取得很多研究,证明这一事件并非张学良自发的逼蒋抗日,而与国共两党乃至苏联都有很大关系。张学良的兵变举动,对统一抗战局面的形成,并不构成转折性,反倒是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今年是西安事变80年,拍摄历史人物的影视剧也无不可。但如果只是突出儿女情长和人物传奇,在人物评价和主要史实上因循守旧,对这些年历史研究的最新进展看都不看,则令历史剧的意义大打折扣,又多了一部“少帅传奇”罢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