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创作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过程中,编导与被采访对象能否进行良性沟通互动,决定着纪录片创作成功与否的成败。具体到创作的过程中,针对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采访,编导在前期针对选题都会进行精心策划,然而,有时在真正进入了采访环节后,却出现和采访对象沟通不畅等问题,之前策划准备的问题大多会在采访现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给采访造成很大困难。对此,需要纪录片编导在前期采访中不仅要策划好选题,还要考虑整部纪录片的创作意图,从情感入手与被采访对象沟通交流,淡化隐藏采访目的与被采访对象推心置腹,并掌握采访提问初步技能,以成功的采访,更好的服务于电视纪录片的创作。
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由于能够客观真实地还原真人真事真场景,在当前电视纪录片快速发展繁荣的时代,以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竞相电视荧屏,着广大电视受众,受到广大电视受众的青睐,成为业内纪录片编导喜闻乐见的重要选题形式。然而,时下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采访,并没有系统和成熟的经验可以遵循,众多电视纪录片的编导只能在采访创作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在创作纪录片时,一旦选题确定后,编导大都会针对采访进行前期精心策划,然而,有时在真正进入了采访环节后,却出现和采访对象沟通不畅等问题,往往和策划准备的问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给采访造成很大困难。对此,就需要纪录片编导在前期采访中不仅要策划好选题,还要考虑整部纪录片的创作意图,从情感入手与被采访对象沟通交流,淡化隐藏采访目的与被采访对象推心置腹,掌握采访提问初步技能,以成功的采访,更好的服务于电视纪录片的创作。
人物类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客观反映真人真事和事物、事件发展变化过程的电视类体裁形式,强调客观,强调自然,强调过程,强调原生状态。但是,具体到采访的过程,不仅需要纪录片编导要有技高一筹的谋篇策划,还要求编导面对采访现场,沉着冷静地和被采访对象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具体到采访一线,年轻的纪录片编导往往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误区,有的刚到采访现场,还没熟悉现场采访,还不知道采访对象姓啥名谁,就指令性的告诉被采访对象你要讲什么,要按事先策划的选题内容讲等等,由此采访前就给了被采访对象定制了条条框框,这不仅不符合纪录片创作的规律,让被采访对象心理上难以接受,造成采访被动,而且还会给后期编辑和后期制作造成很大的难度,甚至是采访不成功,造成前功尽弃。
其实,高水平的纪录片编导,大都会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采访,非常重视和被采访对象的交流和沟通环节。往往在进入采访现场还没进行拍摄采访之前,就眼观八方,认真熟悉人物所在的采访,选取采访场景,而后胸有成竹地和被采访对象进行反复细致地磨合交流,让采访双方在采访话题的认同点上贴近,对采访话题感兴趣。使双方在感情上拉近,让被采访对象乐意回答问题,乐意讲述。从而与采访对象拉近了距离,产生了共鸣,不仅提高了被采访对象回答问题的兴趣,而且与他们在沟通上达到了通感效应。由此,采访势必会顺利进行。在从事人物类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实践中,笔者本人也有过这样的采访体验。有一次去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创作全国第五届模范获得者赵小参的电视纪录片。62岁的农家女赵小参,是平舆县万金店镇王寨村人。30多年来,她精心照顾和抚养5个婆弟、婆妹和两个侄子,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嫂娘”。然而,赵小参却身患癌症,她一生仅出过一趟远门,就是到参加全国模范的颁典礼,平时就是在远离县城的农村家里劳作,照顾着一家老小。没有文化的她平时见到生人连个招呼就不会打。在摄制组到达赵小参家里后,笔者原本信心满满,以为人物类短纪录片简单易做,赵小参又有这么大的名气,采访一定会游刃有余,一定能采访成功。然而,在到了赵小参家见到赵小参本人后,现场混声的采访和同期声的拍摄,却根本无法进行下去。面对记者和摄像机镜头的赵小参,根本讲不出编导想要的哪怕是一句话,急得编导和摄像记者满头大汗。万般无奈下,编导中止采访,重新梳理采访思,根据现场了解到的情况,重新调整采访提纲,静下心来和赵小参拉起家常。了解她30多年节衣缩食、辛苦劳作的人生经历,了解她孝老敬亲、照顾一家人生活的日常琐事,了解她的喜悦和酸楚,了解她家的生活困境。慢慢地,赵小参在编导的引导下,讲出了自己30多年来令人动容落泪的感人故事,从而使采访得以顺利进行。后来做出的电视纪录片《天中最美母亲》系列片获得了2015年度的河南省电视新闻。基于此,在创作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过程中,编导在采访中和被采访对象首先应该从情感上进行交流沟通,做到氛围融洽,消除被采访对象的顾虑,讲述其本人愿意所讲的话题,讲出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打动电视受众。
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采访强调客观真实,强调纪录的过程之美。尤其对采访的话题,更加讲究真情实感,以情动人。更加注重话意唯美,话题干净利索,让电视受众在真情话意中体会到编导在作品中所张扬的创作意图。由此,在采访过程中,势必要编导掌握纪录片采访提问的规律,把握话题采访的分寸,做到在现场采访中胸怀全局,熟练驾驭。人物类电视纪录片采访和新闻消息和新闻专题的采访截然不同。人物类电视纪录片和人物类新闻采访,同样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二者都是为采访主题而服务。但纪录片的采访绝不像新闻采访那样直截了当,那样直白地把编导的意图直接抛给被采访对象,问一些请你谈谈感受、你认为怎么样、苦不不难、有没有好的经验做法给大家分享之类的提问话题,然后期待对方能有一个成功的回答。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采访提问,确实要比人物类新闻采访的提问高出一个层次,它要求编导要在客观的创作过程中,在话题提问上绝对不能一到现场就对采访对方亮明编导自己的采访目的和意图,而是要在采访时,刻意隐藏自己的观点,让电视受众在话题的进程中,慢慢体会到编导设置话题的意图,从而以润物无声的感觉,在潜移默化中烘托出话题的采访意图和提问的初衷。纵观央视和近年来各地创作出来的众多优秀的电视纪录片,采访的过程均可圈可点,令人赞服。这些优秀纪录片无一不是在以不动声色、不带目的的采访提问,以清新自然、娓娓道来的话题,展现了电视纪录片编导采访的水平和魅力,给广大电视受众以美的享受。
人物类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每一次采访,也是编导挑战自己提问技巧、进行完善提升的过程。编导对采访提问的驾驭能力高低,决定着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后期制作的良莠和整部片子的成败与否。掌握电视纪录片的采访提问技能,是电视纪录片编导创作作品的基本素养要求。
笔者认为,在采访方法方面,首先编导要做到融入场景氛围,以平民性的视角,做到和被采访对象真诚平等的交流,切忌高高在上,指令性地指挥被采访对象讲这讲那、做这坐那[1]。
其次要对采访的问题做到事先心中有底,临阵不抱佛脚,临场不乱阵脚,更不能在采访时出现被采访对象讲述不下去的情况,或自己先忘了话题,造成采访冷场。
第三遇到对表述起来比较复杂的话题,要抓住重点进行提问,要对话题进行精炼梳理,做到简明扼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被采访对象交流。有时就是采访不下去,也要切忌绝对不能让被采访对象看着编导事先拟定好的稿子,像背书一样的回答问题,造成采访生硬死板,作品粗制滥造。
在提问方式方面,要多采取引导式的提问手段,注重循序渐进,小火温煮,提问的问题要看被采访对象的回答能力,不能太笼统,不能太长,也不能不考虑被采访对象的应答能力,不考虑被采访对象的身份、特点、代表性以及个人形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提一些超出其回答极限的高难度问题,造成是是而非,答非所问。更不能让被采访对象像做选择题一样,问一些“是还是不是、好还是不好”之类的问题,让电视受众观后发笑,也显得编导没水平。
2016年11月,笔者所在的驻马店,在创作80后大学生梁艺华的纪录片时,就进行了比较成功的采访尝试。为了爱情,梁艺华跟随遂平籍青年锋从广西远嫁到河南。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和两位长年患病需要人照顾的老人,梁艺华没有。婆婆卧床,她怀着9个月身孕端茶喂水、擦屎剐尿。公公病倒,她擦身喂饭。公公出院第五天,孩子降生。这时的丈夫却突然患上一种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梁艺华就像一盏灯,每天不停地忙活着。面对这个陷入中的家庭,编导强忍着泪水,看着梁艺华在镜头前讲述。采访中,编导丝毫没有采取诸如“您认为这个家难吗?您是这么做的?您有没有后悔?”这样的提问,更没有笼统的让梁艺华谈谈感受之类的提问,而是让梁艺华随着摄像的镜头,带领编导参观她那贫困但很洁净的家和患病的老人和丈夫,在镜头行进的同时,编导隐藏了提问的目的,始终没有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提问,把握时机间或插一两句“孩子慢慢长大,你慢慢变老,家里三个病人,你怎么能忙的过去?”之类的话题,时而让梁艺华泪流满面,时而又让她笑容可掬,从而以较好的电视纪录手段,塑造了一位面对困境永不的当代年轻人坚强善良阳光的形象。后来此片创作完成后,收到良好的电视效果,令人观之动容,感人至深。
总之,创作人物类电视纪录片,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电视纪录片的采访需要编导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思考完善和总结,以此创作出不负时代、不辜初心的作品,更好地为广大电视受众服务。
全国党报网站总编辑2018贺新春辞旧丹鸡鸣盛世,迎新瑞犬颂神州。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以及全国多家党报网站总编辑共同为网友们送上新春祝福!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顺意,节节进步!【详细】
为网络空间“岁月静好” 网信工作不骛虚声2017年,在习总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网上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强劲,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详细】杨利伟出舱时满脸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