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诗人,又是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国,自己不当大元帅。他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代伟人。
1975年12月31日晚上12点至翌日凌晨1点,这天晚上,会见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和女婿戴维。朱莉转交了尼克松写给的信。看上去有些体力不支,交谈时不得不将头靠在沙发上。这情景让在场的人感到,无情的岁月已经让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风华不再。
但开口便语出惊人:“我生着一幅大中华的脸”。此时此刻,在场的人突然感到身上的活力又奇迹般地出现了。从1976年至今,逝世已经31年了。在这31年间,足足有一整代和同时代的人离开。从这些过去岁月留下的印记中,人们依然能感受到时代的风采。仿佛能看到他穿越时空,从历史的风风雨雨中向我们走来。 1893年出生在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的,小时候的生活同其他农民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这是1959年回韶山时写的诗句。此时此刻,走进父母的卧室,望着父母的照片,还有他出生的这间土房少年时代的一切仿佛历历浮现在眼前。
八岁才在家乡的私塾启蒙读书。但他对私塾先生教的《》、《五经》兴趣不大,却喜欢读那些古典小说和当时比较进步的书籍。《盛世危言》是一本宣传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书,当时想尽办法借到了这本书,并留下了这张还书的便条。这里还保存有当年带午饭用的小竹篮子。这盏小桐油灯,记载了十三岁停学期间,白天劳动,晚上自学的经历。
进入晚年的,对于人的常旷达的。闲暇时他同身边工作人员聊天说:“人总是要死的,是人,所以是会死的。”他还嘱咐说:“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就上台去讲话。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的胜利。人如果不死,从孔夫子到现在,地球就装不下了,新陈代谢嘛。” 还形象地解释了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他曾经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活着的时候吃鱼比较多,我死后就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大千世界的怪事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你们吃肥了好去。这叫物质不灭定律。
大型文献纪录片《走近》是为了纪念诞辰110周年而摄制。创作上,本片打破了文献片重大事件轻感情的模式,从生活化、平民化的角度向观众展现了一代伟人波澜壮阔、睿智豪迈的一生。
本片由年轻的艾辛编导,资深记录片人陈光忠担任艺术指导。影片以其资料镜头的真实与稀缺而倍显珍贵。影片中大量珍贵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纪录”的功能所在。在纪录片几乎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本片以其非凡的艺术成就,获得2004年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优秀纪录片。
本文由海南柴油发电机组 www.hnjqc.cn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