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历史文化类影视作品迎来一个火热势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成为纪录片现象级品牌,央视热播综艺《国家宝藏》、文物类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让自带疏离感的文物跃然于屏幕之上,成为年轻中新晋“网红”。然而这种因节目对文物产生的,所带来的文化自信提升,真的打开了那扇与历史对话的门吗?
央视纪录片《土司遗城海龙屯》历时四年记录贵州省遵义市考古团队考古发现过程,并还原一段埋藏百年的历史原貌。
洛阳铲将地下土层结构原封不动地带上地面,人为扰动过的土壤往往经历了开挖和回填,打乱原有颜色界限,变成揉合多种土层的花土。
《宋史》中记载,被赐以“雄威军都统制”封号的,是在宋代抗蒙青野原战役中,一战成名的——杨价。
据史料记载,公元876年晚唐时期,成为播州首领,杨氏家族自此世守其土,经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更迭七百余年从未失势。
与蓬勃发展的商业电影与电视剧行业相比,纪录片行业总是显得捉襟见肘,拍摄经费不足是大多数纪录片摄制组共同的困难。《土司遗城海龙屯》摄制组也不会例外,长达四年的拍摄时长也让本就不宽裕的经费更加紧张。为拍摄该纪录片,包括导演在内仅有十余人的摄制组驻进浓雾弥漫的龙岩山,入古墓,攀悬梯,一场与穿越千年的对话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古装影视剧拍摄中,因涉及演职人员众多,场面宏大且拍摄时间长久,战争场面常常是让导演最犯难的拍摄部分。因此衍生而来的嫁接、换脸、抠图式后期特效在影视剧制作中大行其道,真实反倒成了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对于拍摄经费有限的《土司遗城海龙屯》剧组来说,真实还原战争场面几乎成为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但他们的让不可能变为可能。在经费有限、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摄制组工作人员轮番上阵,你唱罢来我登场,摄影师们也穿上军士戏服,拿起兵器,古战场遗址上高声一呼,仿佛跨越时空与700年前的明代军士进行了一场亲密的对话,站在历史长河的两端感受着彼此的艰辛,把拍摄变成了一次难忘的。
对于历史的还原还直接体现在服饰与道具之上。明代官服按照官阶品级及文武对官服冠帽、官服纹饰与基本制式进行了多种划分,影视剧中常见的多为帽、团领衫和束带公服。《土司遗城海龙屯》中仅一场仪仗队的戏份就让摄制组煞费苦心,摄制组将海龙屯新王宫出土的恺甲片照片交由百荣金老师亲自鉴别,导演石姝丽潜心研究出土文物,并查阅大量明代史料、古书古画,形成设计图纸,并亲自一一甄选。两位年轻的中国古代服饰顾问琥璟明与梁启靖承担了其中明代仪仗、铠甲的研究与制作工作,影片中展示出的庶士大帽、士兵甲胄、飞鱼服等无一不是对古人创造力的再次还原。
明代作为中国火器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的战役恰恰展现了冷兵器与火器的激烈碰撞,如何让观众更直观的感受战役中所爆发的激烈碰撞是摄制组遇到的又一难题。经过一番讨论与研究,摄制组最终决定还原战役中使用的兵器,让观众与数百年前的兵器来一场交手。为在最大程度上还原这些兵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摄制组沉下心来与火箭筒、散弹枪、迅雷铳与盾牌为伴。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反而成来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一件件带着时光打磨痕迹的兵器就这样在工匠的手中复活。对历史复原这件事上,摄制组并不是完全的孤军奋战。听说摄制组要拍摄复原剧,师范大学传统弓箭研究者仪德刚老师,立即将亲手制作的传统角弓寄给剧组。这让处于经费有限又高度压力的摄制组更鼓足了一口气。最终成型的服饰兵器因还原度极高被当地馆藏。
除了精心复原历史与战争场景,摄制组还通过3D动画模型,演绎被观众熟知的洛阳铲工作原理,从科学角度解释了“以铲探墓”的可能。配音方面,摄制组邀请了中国人民主持人方亮老师。浑厚的嗓音,一开口带领着人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千年之前的海龙屯,陪他回首兴衰的百年历史。
若山巅之城的遗址是古人留给后人宝藏,考古学家则是宝藏的使者;若纪录片是与历史对话的那扇门,纪录片工作者则是推开门的手。
人们常常用工匠描述纪录片拍摄工作者,他们被众人放置在平无法企及的,常常被人表彰与。其实他们是平凡的也是与历史的土地最接近的人。90后的执行制片张先童,也是剧中杨应龙的扮演者,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开着器材车奔波于土墓与山石之间,认真地完成最最基础的工作,也完成主要演员的工作,而他不过是整个摄制组的缩影。
若问他们下来的初心是什么。导演给出了一个别样朴实的答案:没有什么初心,就是想要做好,不能敷衍,人活着还得有责任,(我们)做了这些,就能让更多的人根据历史未来的,总不能整个世界都是黑色。
2015年土司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这个互联网+背景下的“快“时代,他的到来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人们迈着匆忙的脚步向前,碎片化的信息、短平快的视频和娱乐化的内容成为这个浮躁社会里人们的首选。那扇与历史对话的门还只是刚刚一角,门后还用更多值得探寻的宝藏。
本文来源于i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