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中国针灸文化介绍给世界——访纪录片《针·传》导演王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近日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近日,由中国国际与成都联合摄制的纪录片《针·传》在成都开机。中国国际俄东地区中心副主任殷相峰,国际台罗马尼亚语部主任吴敏,塞尔维亚语部主任田宇,保加利亚语部主任夏芳蕾,成都经济资讯服务频道总监万文,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巴蜀文化著名学者祁和晖等近百位嘉宾出席了开机仪式。
纪录片以针灸医师邹群在海峡两岸求艺为线索,讲述了中医针灸专家王修身和林奉喜治病救人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传承不断的针灸技艺和精深的中医文化。该片摄制组自去年9月开始资料采集和实地调研工作,今年将前往、新疆、云南等地进行拍摄,并拟赴欧洲取景。
记者:《针·传》是您2018年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对这部片子您寄予了什么的期望?它与您以往的作品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王智导演:这部片子从2017年9月就开始筹备了,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采集了大量的素材。当初之所以想拍这样一部片子,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触发了我的创作燃点。去年7月底,我去塞尔维亚拍摄纪录片《七十号》,接触到了一位在当地工作的中医针灸医生,我们《七十号》故事的开始就是由她引入的。她告诉我,中国针灸不仅在塞尔维亚,在中东欧很多国家都非常受欢迎,他们都感觉针灸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回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发现中医针灸疗法在欧洲被广泛接受,甚至还被一些国家列入了医保报销范围。我就在想,能不能拍摄一部关于针灸的纪录片。所以就有了今天的《针·传》。
今年是中国四十周年。以来,中国加快了的步伐。特别是“一带一”的战略构想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一个人,就应该及时而准确地把握时机,有针对性地推出能够受到国外观众认可的作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是“入眼”,然后是“入脑、入心”。让观众喜欢看是“精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纪录片《针·传》就是这样一部有针对性的作品。
我想《针·传》与我以往作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是第一部采用小范围众筹模式拍摄的作品。这部片子没有主体投资方,资金都是企业和好友积攒起来的,很不容易。不过这个探索还常有意义的,也是这些年我们的作品以品质取胜而奠定的良好口碑的必然结果。作品品质才是制胜法宝,绝不能滥竽充数,绝不能用“量”换“质”,这也是我们的创作原则。从2015年我回归电视业务至今拍摄的全部作品,每一部都获得了至少两个以上的项,赢得了比较好的口碑,与我们合作的人也越来越多。
记者:以一个外行人来揣测,针灸在电视上表现起来可能不像美食那样令人赏心悦目。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王智导演:你提出了一个很内行的问题。在画面里,你无论怎么变化,给观众的感觉都基本相似,不像美食或其他东西那样变化大,新鲜感强。所以我们一开始就确定不能把《针·传》拍成一部教学片,我们主要想通过针灸讲故事,讲传承,讲文化,讲历史,把人放在第一位。这样故事就会更加鲜活生动,片子也会更好看。
《针·传》将通过海峡两岸的两位名医和他们共同的徒弟构架起故事的主线。如果经费允许,我们还计划前往罗马尼亚进行一些拍摄。《针·传》除了“针”还有“传”——、传承、传递、传送。在这部片子里“传”占据了很重要的成分,也是故事好看的重要因素之一。
王智导演:《针·传》的拍摄得到了很多热心传统文化的爱心人士的资助。本片资助人之一,的修先生对我说,他与本片主角之一邹群医生相识多年,感受到了她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当得知《针·传》筹拍的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积蓄来赞助这部片子。他对我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大力,针灸是我们老祖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几千年来经久不衰,为大众解除病痛。这些年来,邹群医生为我身边的很多朋友治疗,效果很好。我希望通过《针·传》这部纪录片让更多的人了解针灸,认识针灸,更希望通过中国国际把中国神奇的针灸文化到世界上去。”
借此机会,我还要特别感谢对《针·传》提供了帮助的单位和个人。他们是四川国联众合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修先生,杨航远先生,山东的封立杰先生,重庆的邹逸先生,魅力成都网。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也就没有今天的《针·传》。这些年我遇到了很多这样的鼓励和支持,让我非常,倍受鼓舞。
记者:近几年,国家特别强调“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纪录片创作原则。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智导演:我们所有的片子都是小成本或者说是微成本,都是用别人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的经费拍摄规模和时长基本相近的片子。为了节约成本,策划、导演、摄像、剪辑指导基本都由我一个人担任。我们也习惯了小钱办大事、没钱也任性的风格,没有钱我们也要做出好作品。这些年我们先后在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西津渡)国际纪录片节,中国纪录片学院,国家“纪录·中国”创优评析活动,中国国际微电影盛典,中国(天津)国际微电影节,罗马尼亚阿斯特拉电影节,金枫叶电影节,塞尔维亚贝尔道克斯国际纪录片节等国内外电影节、纪录片节上囊括了诸多重要项,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们拍摄用的设备就是一架机,我们每次外出的拍摄团队就是一两个人,我们的出行工具就是公共交通,但我们的作品却没有因为这些问题而粗制滥造。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有更好的设备、更好的团队、更充裕的经费,我们应该能够拍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习总指出,文艺工作者必须“俯下身、沉下心、查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力争创作出一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接地气”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纪录片,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不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文艺作品。我们一定不忘嘱托,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拍好每一个镜头,剪辑好每一个画面,处理好每一个音效,翻译好每一句文字,让《针·传》成为一部讲述身边故事,把握时代脉搏,中华文化,正能量的优秀纪录片。我们还将发挥国际台的优势,翻译成罗马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保加利亚语等多种语言版本,更好的把中国针灸文化介绍给世界,介绍给中东欧地区和“一带一”沿线国家的广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