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面部痣相图
经过十多年的翻译、编辑,八卷、十六册的《世界文学史》终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了。最近,他们还自发地剪辑了一段四分多钟的短片在网上流传。短片集合了25部与文学作品有关的经典电影片段,包括《恋爱中的莎士比亚》、《悲惨世界》、《特洛伊》、《安娜•卡列琳娜》等等,“诠释他们心目中,文学史的恢弘。”
但正如短片的片尾写到的,“文学之美,岂可穷尽”,四分钟的短片又怎能包揽世界文学史。这套《世界文学史》是前苏联在1950年代开始组织编撰的一套大书,前后共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由包括院士、各加盟国的文学研究专家以及外国文学研究机构的专家500多位,编写完成,再由近50位编辑共同努力,才在1980年代后期全部出版完整。
澎湃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曹元勇,他说,中国的一些俄语专家早已关注了这套书,上海文艺出版社在1990年代就有意向翻译出版,但直到初才正式立项。这套书最终在今年全部翻译完成并出版,篇幅达到了近1000万字,还有1000余幅珍贵的资料图片。据曹元勇介绍,印刷的第一版已经基本售罄了。
曹元勇觉得,我们曾编过各种各样的世界文学史,“但能称得上真正的‘世界文学史’的,并不理想”。而苏联编的这套正如它的书名的直译,是“全世界的文学史”,只要某个地方出现过文学,它都会记录其中。
如今要编这样一套书,无论是写作的人,还是国家力量,都很难做到。尤其是欧美国家,虽然有经济实力,但他们更注重个体。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有这样的能力,它有一个特殊的机构——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负责编写这套书。而且,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150多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相关的专家、学者,使得他们可以关注各个民族、各个地方的文学,并不需要他国。
作为跨越东的第一大国,曹元勇说,苏联从沙俄时代开始就有着大帝国视野,他们征服过不少地方,因此有种在今天说来很不正确的殖义思想,让他们对全球的文化、文学都很关注。
这套《世界文学史》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编撰标准。它有着很好的世界文学史观,非常反对将小民族、小地区的文学低估或者有。让曹元勇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有很多我们从来不知道、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地球上的文学现象和资料。“比如南高加索地区,至今我们对那里也不是很了解,通过这套书,可以从不同世纪去认识。还有波斯文学,过去只是零星的了解,这里是大篇幅的描述。阿拉伯文学、非洲文学,以前界文学史中也很少提到。”
《世界文学史》以文献为主,非常扎实。“比如17、18世纪的波斯、阿拉伯诗歌,实在太厉害了,太令人吃惊了。文学这种东西,真是未必到了今天就一定比过去写得好。”
另外,这套书编写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每一个断章,比如17世纪法国文学,都会找到这一领域的专业人士来写。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分得非常仔细,且单独每一章所涉及的文献、资料,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曹元勇说,他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觉得这个工作很难完成,比如翻译南亚文学部分,缅甸的、老挝的,一点也没有。上海文艺出版社先后请了120多位翻译来完成这套书,“甚至一些老,在书未出版前就过世了”。最后,他们还请了十多位俄语专家来做了分卷校对。
在曹元勇看来,这套大书不仅仅是文学史,而是以文学为线索的世界文化史、世界文明史。它应该是大学俄语系、中文系学生的必读书目,也是其他文科生非常重要的课外。
《世界文学史》中的资料图片:左德尔马克画《司汤达》(1840年),收藏于格勒诺布尔市维克多·代尔·利托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