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述职报告> 文章内容

古装历史剧里的常识性错误 你早该知道了!

※发布时间:2017-10-13 16:08:1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一名历史学家看完一整部古装剧,对着满屏言,一纸辛酸泪,他没憋出内伤也算是性情豁达了。难为了那些对历史毫无的编剧,要打造一部的古装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热心网友,为了捍卫我们内心世界的秩序,助力导演编剧的成长,对于古装剧中出现的常识性错误,我们有,扛起吐槽大旗的义务。

  谥号,是古代帝王、妃子、大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内务府根据他们的生前事迹,给的称号,有点盖棺的意味。我们熟悉的汉武帝、晋文帝、隋炀帝、孝庄等等都是谥号。在电视剧《康熙大帝》中,斯琴高娃扮演的孝庄皇后自称“我孝庄”,这个bug实在让小编捉急。先不说wuli大玉儿不知道自己死后谥号为孝庄吧,即使知道了,她也不会笨到这样直呼自己,你当她是傻白甜吗?

  “哀家”是古时候的戏曲里,去世后皇后的自称,含义是:可怜之人,无夫之哀。注意了啊,是驾崩之后皇后才这样称呼。通常情况下,皇后对自称为“妾”,对臣子自称为“我”。这个称谓在古装剧里常被用错,在后宫戏里,尽管戏份少,但也是活得好好的,皇后不分对着妃嫔们自称“哀家”,你说说这让怎么想。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在后宫撕逼战里怎能不被out。

  “”、“陛下”这些称谓从秦始皇开始,后来才发展出“”等称呼,而“皇上”则是明清时代大臣对的称呼。现在古装剧里不管什么朝代,大臣对的称呼都用的“皇上”,丝毫没有顾及朝代之间的差异。哎呀,编剧,对于称谓您能不能走点心?

  中学时期上语文课,老师介绍诗仙李白时会说:“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在古代,名、字、号各有用途,简单来说,“字”是给同辈人称呼的,“名”是给长辈称呼和自称的,“号”是下面的人尊称的。古人刚出生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才取“字”,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得避讳的东西。只有长辈、上级才可以直接叫“名”,否则直呼其名非常不礼貌。有的古装剧里主人公一口一个名字,这要是放在现代,负面效果相当于“你瞅啥?”“瞅你咋的”,足以引起一场斗殴。在新版《三国》里,司马懿直接管曹操儿子叫曹丕,这简直就是在。

  电视剧里的太监们对皇上、妃子们都自称为“”,这也与历史实际不符,太监自称“”是从明朝才开始的。“”在此之前更多时候是用来骂人的。不过有个朝代特殊,在清朝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自称“”,只有满臣以及入了旗的汉臣才能自称“”,普通汉臣只能自称为“臣”,意味着臣比地位更低。

  还有,银子很值钱的好吗?古装剧里,动不动就赏赐某某某黄金白银万两,真当国库是哆啦A梦的口袋啊。《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黄蓉初相见,一起在馆子里胡吃海喝了一顿,花掉19两银子。一顿饭花掉19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呢?《射雕英雄传》的故事背景为南宋,南宋的银子还没有明朝值钱,在《明史》里记载,七品知县一年的基本工资只有45两白银,也就是说郭靖黄蓉一顿吃了一名普通公务员小半年的工资,真是有够奢侈......金庸大大,提这个小编没有别的意思,都怪网友太热心给扒出来了。

  说到圣旨,马上就想到“奉天承运,诏曰”这句话,其实这也是有bug的。圣旨分为两种,一种向全国颁发重要事情,用“诏曰”,一种是表扬某某臣子,用“制曰”。圣旨的结尾也不都是“钦此”这两个字,有的没有结尾语,清朝圣旨则更多以“天下,咸使闻知”结尾。圣旨不一定都是金,也没有电视剧里面那么短,至少也有一两米长。

  最后,小编来给编剧说句“话”吧。剧情狗血,观众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有什么关系?服装道具不走心,带给观众模糊不清的历史感有什么好怕的?赚钱就好了啊(脸)。认真,你就输了。

  推荐:

  

关键词:古装历史剧
无需注册的好用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