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相比其他文艺样式,电视剧的繁荣有目共睹,各家荧屏上你方唱罢我登台,可谓繁花似锦,好剧连台。的确,经过近二十年的市场化发展,电视剧在对市场的探索与适应、受老百姓欢迎的程度、对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等方面都是独领,远远走在其他文艺样式的前面,电视剧对当代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也是其他文艺样式所无法替代的。但电视剧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形象单一、盲目跟风、文化含量低、随意解构经典等现象长期被人们所诟病,也严重着行业自身。
近年来,随着对电视剧行业自身的反思以及行业心理的逐步成熟,一些初级性质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少,电视剧创作似乎进入一个成熟的发展阶段,但纵观荧屏,我们不难发现,电视剧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宏大或轻松搞笑的主题+电影般的大场面+明星聚集的豪华阵容+狂轰滥炸式的发行播放”模式,电视剧现状绝非一个“繁荣”所能形容得了。透过繁荣,我们还隐隐看到了这个文艺类别所透漏出的浮躁、趋利、、困乏以及其他一些制约电视剧健康发展的不良因素。
在我国电视剧发展史中,从来不缺乏宏大叙事,反映国家意识、战争、民族等重大题材的作品都离不开宏大叙事。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渴望》《编辑部的故事》《人在纽约》等作品的热播,日常叙事的创作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宏大叙事的转向也日渐明显。时至今日,兼顾大背景和日常生活的创作成为重要的荧屏存在,许多优秀的电视剧都是“宏大的叙事结构+日常叙事的艺术表达”,大的主题通过小的人物去表现,既有骨架,又有血肉,这似乎做得都很好。但这种模式当下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以宏大的主题来取舍人物的个性,或者说人物个性的表现受宏大叙事方式的牵制。
比如,《走西口》中的田青,诚信、精明、的晋商形象不是很清楚,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一个爱国热血青年形象,这不能不说是“抗日救国的宏大背景”牵制了人物个性的表现。而同类题材的《东》,那种宏大叙事之下的人物描摹、个性吸纳就做得相当到位,人物的命运起伏、奋斗历程和国家民族的存亡就很契合。《解放》无疑是一部鸿篇巨制,但受特定的主题影响,其中对许多人物的刻画则显得单薄无力,甚至在剧情表达上看起来可有可无,这既不符合历史真实,也不符合人物性格。同时有许多观众认为,解放不仅仅是指解放战争,更是中国的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在上、经济上和人格上从被、被到的身心解放,从这个意义上,此剧对人民史观的体现不到位,也影响了作品的丰满、生动。
这类历史题材作品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创作者面对正面人物似乎大都放不开手脚,塑造出的人物很多显得扁平、单一,而对一些或者有争议人物的塑造往往却活灵活现,富有魅力。其实,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我国对重大历史题材和历史人物审查严格的原因,也是创作者依据宏大主题取舍人物性格的固有思维所致。试想一下,一部重大题材作品中,对重要正面人物的个性特点乃至缺点,或者他们之间的争论乃至矛盾客观真实的反映,就能否定得了他们的历史功绩、他们的历史形象吗?宏大叙事的框架之下,人物个性应该有充分、真实的展示,如果有所取舍,取舍的应该是整个人物,而不是人物的某一面。真正吸引观众的不是宏大的叙事外表,而是其中有着内在丰富性的人物上演的好看剧情。
文艺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不能生活。近年来,一批貌似反映现实、实则生活的作品纷纷被搬上荧屏。《奋斗》里陆涛能算80后奋斗的代表吗?当然不能。其中,无论是生活、事业还是心理成长,都没有奋斗的影子,只是一个年轻人在一个个偶然的因素下经历着大多数人不可能经历的事情而已。吸引观众眼球的其实就是那些一般人不能经历而又具有新鲜感、吸引力的“小生活”。《杜拉拉升职记》名义上表现职场白领的个人奋斗,实则看到的是家长里短、混乱爱情,唯独没有职场该有的努力、精明乃至心机等等。这类作品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创作者想当然地以自己的认识、喜好替代观众的认知,以“小众”代替“大众”,让现实生活的真实在随意的调侃、潇洒的轻松下变得无足轻重,观众在短暂的麻醉式愉悦之后无法获得任何的价值。
同样情况的还有一批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剧中是农村的场景、农村的人,也有农村的事,但唯独没有农村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倒像是一群衣食无忧的城里人到农村挂职或者度假。大量真实存在的生态、医疗、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及村民自治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表现,这种或者回避现实、远离现实生活真实本质的创作态度,确是一个的信号制作者已经看不到也感受不到普通百姓生活的与困惑,以“贴近实际,反映大众”的旗号,想当然地以自己的生活状态替代大众的生活状态,了大众百姓的真实生活。这类作品无法和广大的观众产生心灵上的碰撞,冲击着电视剧这种现代艺术本来就必不可少的底层感和平民情结,着电视剧对民族状态的当下关注和对民族命运的殷切关怀。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厘清,这类电视剧的高收视率不能代表这类作品就是成功的,就如一群饥饿的人,面对的哪怕是一块块发霉的面包,他们也会抢着吃,除非,他们面前还有一锅香喷喷的红烧肉。
“啃老”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翻拍经典,如2010年“四大名著”纷纷被翻拍搬上荧屏;二是翻拍热门电影、小说等;三是拍续集,某部作品热播后,或原班人马,或另起炉灶,但总要贴上热播剧“2”的标签;四是题材同质化,如前几年“辫子戏”,近几年“谍战剧”,都是对一个热门题材一拥而上。虽然“啃老”现象早已有之,但近两年,中国电视剧行业在“啃老”的规模上比过去更大、更多了。之所以“啃老”是因为某部作品或某类题材在观众中形成了品牌效应,很容易赢得高收视率,这是一种既省事又来钱的做法,但“啃老”的弊端显而易见。
我们不反对翻拍、不制造热门,但当荧屏上满眼呈现的是老面孔、《某某某2》、同质化题材的时候,这种现象就值得深思了。一方面,这是一种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做法,除了品牌效应带来的高收视率及其背后产生的商业价值,其作品本身获得观众认可的情形寥寥无几,“啃老”基本上不是观众的需求,只是商业需求;另一方面,“啃老”使得中国电视剧的创新能力将被,电视剧资源本来就有限,一味的“啃老”将客观上优秀原创剧本的出现,也容易形成浮躁的风气,无法推动创作者“三贴近”原则,去挖掘新题材、新典型、新人物,不利于电视剧长期健康发展。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与其满足于翻来覆去的翻拍、续拍、跟风,不如多琢磨几个叫好又叫座的“新菜式”。
电视剧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为电视剧的发展装上了强大的引擎。商业投资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电视剧的生产方式,每一部电视剧的背后都有一套商业化的核算方式。并且,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下,电视剧的创作者,包括演员、导演、编剧等等都具有了价格标签和商业价值。在这样一种商业化背景下,“市场为上”成为拍摄一部电视剧遵循的首要原则,电视剧作品也更像是一件商品在市场上竞争。
商业化对电视剧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对电视剧的品质产生着消解作用。新版《红楼梦》从筹拍到,可以说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商业化道上的一个典型案例:从“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到导演选择演员,从号称上亿元的投资成本到极尽奢华的场景搭建,从高收视率到质疑一片,给观众带来的不再是一次单纯的享受,而更多的是经典名著的外壳下包裹着的层层商业气息。这类电视剧其本身成为了配角,成为了一个商业项目的由头,电视剧的品质在利益、名气乃至潜规则的下,步步,失去应有的面目。
商业化对电视剧品质的消解还有一个表现就是所谓“影视圈”概念,“影视圈”是一个很实际很形象的说法,要成为电视剧创作中的一员,首先得“进圈”,然后圈内层层分级,一线、二线、三线等等形成若干等级。这些等级的后面产生的是不同的价格、市场影响力、收视率等商业化因素,反过来,这些商业化因素又作用于分属不同等级的人,这其中的名利较量本身就如一部电视剧。如《士兵突击》刚开始因没有明星参与等原因一度卖不出去的尴尬境地,一经,无论作品本身还是剧中演员、编剧等都红遍全国,随后原班人马制作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还没拍摄完就被数家抢购,后却又反响平平,这种不看作品品质只看创作者商业价值的例子在当下中国电视剧市场上绝非个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商品属性日益凸现出来,电视剧具有商品性,要讲求经济效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我国电视剧的发展来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可以统一的,真正社会效益好的作品,经济效益也是不错的。电视剧创作者及相关各方切不可让商业了电视剧而遭到观众的唾弃。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电视剧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大批制作精良、质量上乘的作品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我们也相信,只要电视剧行业能褪去浮华,回归到健康的发展轨道上,必将成为当代文艺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或暗示的。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首页新闻股票基金期货期指黄金外汇债券理财银行保险信托房产汽车科技股吧论坛博客微博视频专栏看点问达培训
扬州发改委蒋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