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汇报> 文章内容

最忆是水乡道不尽的情与缘

※发布时间:2018-12-28 18:25:2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4月15日,大学分校教授王存玉践行他的承诺也是好多年的习惯:每年4月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回家祭祖、看望老母亲。“中国人,最讲究 根本 ,我的 根 和 本 在故乡。”王存玉祖籍江苏泰州陶庄,这位54岁的院士,最道不尽乡情。

  王存玉,生于泰州,现任美国大学分校牙学院副院长,口腔生物学和医学系主任、教授,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教授。2011年10月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2013年12月19日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我在北医大已经有了博士学位,但我觉得还不够,想继续深造。到做博士后是公派自费,很幸运也很辛苦。后来我再到北卡读生物学和遗传学博士,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我浪费时间精力。其实,学习怎么可能浪费呢?3年后,我感到还是对科学研究情有独,放弃了专科医生的金饭碗,决定一辈子做科研,一条走到底。”王存玉曾发现了肿瘤细胞对化放疗耐药机制,这个发现当年被《科学》评为十个重要发现之一。

  目前任教的大学分校,英文简称UCLA,风趣的王存玉教授说:“有一年,南中华科工会在UCLA举行,主持人开玩笑地说UCLA就是:Ucanlearnanything(你能学到一切的本领)。“这个高大上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这或许是为什么10年了一直喜欢在校园游荡。”在他看来,“在的校园忙碌了一天后,要么绕操场跑步,要么登山休憩远眺,都是最幸福的时刻。”

  2014年,王存玉和他的团队研究表明,Wnt4信号有可能是治疗骨质疏松症以及预防骨骼老化的一个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这一研究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Medicine)上。“这样的研究还有进一步的延展性。”王存玉告诉记者,他和团队努力研究开发一种抗衰老尤其是预防骨质疏松和骨骼老化的药物。

  他说,生长在水乡,喜欢水的清秀灵动和平和。他也喜欢这句古语:“与善者同行”。因为老家是“水”做的,上善之地。

  王存玉父亲学过医,做过村里的会计和面粉厂厂长,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回忆起父亲,王存玉目光望向远方,“考上南京医科大学那年,父亲送我去报到。没买到从兴化到南京的车票,我们就带着铺盖卷,先从兴化搭轮船到镇江,再从镇江一起坐汽车到南京。到了学校宿舍,父亲帮我撑蚊帐……现在想起父亲,常常想起这些场景,对父亲和家乡的思念,随着年岁增长,越来越浓。”

  “我喜欢家乡的水,我怀念儿时家前屋后可以游泳的清澈小河,我喜欢家乡河鲜的美味,还有那棵古老而生命力旺盛的树。我喜欢从兴化走出的文人墨客,比如作家毕飞宇、书画家朱天曙。”说起家乡,王存玉的性情和才情自然流露。

  采访中,有一个惊喜,是王存玉教授的“新华日报情结”。他说:“你们也许不知道,我是读着《新华日报》长大的,我特别感谢《新华日报》,那是我儿时最香的食粮!我父亲有点文化,那时在村里做会计,家里经济不宽裕,买不起书,唯一能经常读到的就是《新华日报》。”

  “南医大刚入学时,英文不好,老师同学们都表示 要帮助王存玉学英文 ,我当时自尊心受到刺激,于是发奋学英文,大二之后英文水平已经是全班最棒的。想念南京官员与三女子滚床单的法桐树,上世纪80年代的南京,中山东上的外文书店我是常客。印象最深是英文原著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那文字太值得品味了,我反复读,既提高了英文水平,也陶冶了文学。”南医大毕业的王存玉,目前受聘为母校的荣誉教授,是江苏省口腔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学术委员会的名誉主任委员。

  “我是学口腔医学出身的,当年南医大口腔系的曾焕隆、王为曾、张世采、梁青、俞未一、王光桦、王林等老师精心执教,令我终生受益。我的实验室也一直在美国大学的牙学院,但一走来,做着很广的医学研究,从干细胞、乳腺癌、前列腺癌、大肠癌、炎症感染、头颈肿瘤到骨质疏松都有所涉猎。这一切因我与省人民医院有着特殊的。”王存玉诚恳地说,“是省人医帮我一个口腔的学生打下了重要的大医学基础。那时来给我们上课的都是省人医(当年叫省工人医院)的大家,课讲得极为精彩,引人入胜。”

  王存玉认为,“江苏在加快科技方面有优势,也有更大潜力。江苏的院士总数在全国第一,江苏的科技创新能力连续在全国排第一,应该加快科技研发能力,尤其要加大高校的科研能力,整合高端资源做大事,为江苏的经济发展做支撑。”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

关键词:情与缘 电视剧
无需注册的好用梯子